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头胸甲呈倒锥形,背部甚隆,分区不明显,背面中线具一纵脊,自额中线至头胸甲后缘的表面光滑,有光泽,但在镜下可见小麻点,额刺锐长,眼窝刺之间有一深“U”形缺刻,额刺边缘及缺刻边缘有锯状齿,内、外眼窝刺之间具锐刺,外眼窝刺稍短于内眼窝刺,下内眼窝刺基部粗大(由许多小锐齿组成),眼柄细长。第2触角发达,基节很宽,内缘有密毛,隐藏细小的第1触角,鞭长,由30节组成。前侧缘有一齿,两侧缘之间有一横行脊,脊上有许多锐刺,前侧缘直,两侧平行,有小刺,附近背面也有少数锐刺,后侧缘向内收敛,边缘有颗粒。
颊区具锐刺及硬毛,第3颚足外肢短,呈牛角状,表面光滑,边缘有颗粒,末半部的边缘有短毛。座节背面光滑,除了有一条斜行的毛脊外,也很光滑。末缘中央有一深缺刻,内、外末角钝圆。长节短于座节,腹面粗糙,有横行脊,脊上有短刚毛,外缘有短绒毛。
螯足粗壮,对称。长节呈弯三棱形,背缘十分隆起,基部膨肿,表面有细颗粒和毛。腕节有一末端刺,刺后至基部还有一些小刺,内、外侧面光滑。掌节十分扁平,内缘有一条纵沟,由基部至不动指的末端,沟里有硬毛,外侧面上部有鳞片状颗粒,刺后有一宽沟,其内侧面有一斜列毛;外侧面有7个斜行短毛脊。可动指外缘基半部密具短毛,内缘完整不分齿。不动指具不明显的锯状齿,内缘薄锐,有5齿。掌节外缘有一个末端刺。
步足以第2对为最长,末对最短,较粗壮。第2步足的座节呈钝三角形,后缘有棕色毛,腕节外缘隆脊尖锐,指节呈匕首状,边缘薄。第1对长节的长约为宽2.5倍,腕节有两条隆脊,背脊高,有长的棕色毛,腹脊矮,光滑,掌节宽扁,指节呈叶片状。第3对步足各节粗短,腕节后缘的末端有一叶片状突起,内缘呈薄脊状,掌节十分宽扁。末对步足较前3对步足粗短,座节大,长大于宽,边缘有毛,长节的长约为宽的2.5倍,腕节宽而扁,倒三角形,长宽相等,表面有鳞片状突起,掌节宽扁,略呈半圆形,中部隆起,两侧凹,表面有少许颗粒,指节呈新月形。
雌性腹部长卵圆形,分为7节,表面有小麻点,但较光滑。第6节中部末缘凹,内、外角突出,尾节呈钝三角形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♀ 22.0 15.8
颊区具锐刺及硬毛,第3颚足外肢短,呈牛角状,表面光滑,边缘有颗粒,末半部的边缘有短毛。座节背面光滑,除了有一条斜行的毛脊外,也很光滑。末缘中央有一深缺刻,内、外末角钝圆。长节短于座节,腹面粗糙,有横行脊,脊上有短刚毛,外缘有短绒毛。
螯足粗壮,对称。长节呈弯三棱形,背缘十分隆起,基部膨肿,表面有细颗粒和毛。腕节有一末端刺,刺后至基部还有一些小刺,内、外侧面光滑。掌节十分扁平,内缘有一条纵沟,由基部至不动指的末端,沟里有硬毛,外侧面上部有鳞片状颗粒,刺后有一宽沟,其内侧面有一斜列毛;外侧面有7个斜行短毛脊。可动指外缘基半部密具短毛,内缘完整不分齿。不动指具不明显的锯状齿,内缘薄锐,有5齿。掌节外缘有一个末端刺。
步足以第2对为最长,末对最短,较粗壮。第2步足的座节呈钝三角形,后缘有棕色毛,腕节外缘隆脊尖锐,指节呈匕首状,边缘薄。第1对长节的长约为宽2.5倍,腕节有两条隆脊,背脊高,有长的棕色毛,腹脊矮,光滑,掌节宽扁,指节呈叶片状。第3对步足各节粗短,腕节后缘的末端有一叶片状突起,内缘呈薄脊状,掌节十分宽扁。末对步足较前3对步足粗短,座节大,长大于宽,边缘有毛,长节的长约为宽的2.5倍,腕节宽而扁,倒三角形,长宽相等,表面有鳞片状突起,掌节宽扁,略呈半圆形,中部隆起,两侧凹,表面有少许颗粒,指节呈新月形。
雌性腹部长卵圆形,分为7节,表面有小麻点,但较光滑。第6节中部末缘凹,内、外角突出,尾节呈钝三角形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♀ 22.0 15.8
大小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国外分布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1♀,福建(22°30′N,117°00′E),水深46m,底质砂泥,1988.04.25。